昨天走訪了一趟陽明山,雖然花季已近尾聲,不過竹子湖的海竽還是很多很漂亮!
而且這次又發現了一個新景點: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管轄的「花卉試驗中心」
地點就在仰德大道的中油加油站旁,園區蠻大的,其實就是一個大花園..
裡面有各種花花草草,有看到薰衣草,甚至還有看到楓紅… 走起來很休閒!
相簿在: 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cdsheen&book=5
昨天走訪了一趟陽明山,雖然花季已近尾聲,不過竹子湖的海竽還是很多很漂亮!
而且這次又發現了一個新景點:由台北市政府工務局公園處管轄的「花卉試驗中心」
地點就在仰德大道的中油加油站旁,園區蠻大的,其實就是一個大花園..
裡面有各種花花草草,有看到薰衣草,甚至還有看到楓紅… 走起來很休閒!
相簿在: 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cdsheen&book=5
經過兩天的努力,終於還是把 NetBSD 2.0.2 裝起來了!
其實本來先測 FreeBSD 5.4-RC3,但是似乎與 ASUS A8N-SLI 主機板 + AMD64 CPU 不太合,而且 sysinstall 竟然抓不太到 SATA 硬碟… 所以最後還是決定玩看看 NetBSD 好了
安裝過程還算順利,就我的感覺,NetBSD 的安裝介面比 FreeBSD 簡單明瞭,第一次接觸的人比較不容易搞混,FreeBSD 的 sysinstall 選項稍微多了一點,新手有時會不知從哪下手!
裝起來後,設定四顆 200G 的 SATA 硬碟費了一些時間,主要是發現 NetBSD 抓到的硬碟順序竟然跟主機 BIOS 的硬碟順序不同… 這一點實在是很奇怪… 開關機不下數十次的反覆測試後終於搞清楚問題,設定好的系統差點被我自己 format 掉…
NetBSD 使用的是 pkgsrc 系統,大致是跟 FreeBSD ports 很像,只是 pkgsrc 是裝在 /usr/pkg/ 下面,source 則在 /usr/pkgsrc/ 下面,安裝軟體一樣是 make install 就好了… 不過使用上還是有點不習慣~~
pkgsrc 的軟體數目還沒有 FreeBSD ports 多,不過支援的作業系統很多:
Platform | Date Support Added |
NetBSD | Aug 1997 |
Solaris | Mar 1999 |
Linux | Jun 1999 |
Darwin (Mac OS X) | Oct 2001 |
FreeBSD | Nov 2002 |
OpenBSD | Nov 2002 |
IRIX | Dec 2002 |
BSD/OS | Dec 2003 |
AIX | Dec 2003 |
Interix | Mar 2004 |
DragonFlyBSD | Oct 2004 |
OSF/1 | Nov 2004 |
看來 pkgsrc 的目標應該是希望有一天能統一江湖…
至於 NetBSD 系統本身的效能部分,則還沒有時間測試
不過這台機器是拿來當備份機的,所以可能也測不出什麼吧~
想玩的人可以到 GIGA FTP 依據你的硬體平台把 ISO 檔下載回去燒成光碟安裝..
最新版本是 NetBSD 2.0.2
CVS 部分,更新目前似乎都是直接對國外,國內好像找不到比較正式的 mirror..
改天有空在 GIGA 這邊也弄一份好了…
PHP 4 有 bug 會導致 fsockopen 無法接受 “ssl://example.com”
即使有 OpenSSL support,還是會產生以下這樣的錯誤訊息:
Warning: fsockopen(): no SSL support in this build
PHP BUG #29934: http://bugs.php.net/bug.php?id=29934
解決方法有二:
1. Install PHP 5.x
2. FreeBSD, http://www.freebsd.org/cgi/query-pr.cgi?pr=ports/72275
重裝系統時常常會忘記…. 搞了半天才發現之前就找過答案了.. 寫下來以免以後又忘了
建議若沒有特殊需求,儘量改用 PHP 5.x 吧..
Microsoft Chinese Date & Time Utility
發現微軟提供了一個顯示日期(農曆/國曆/世界時間)的小工具… 蠻好用的,可以顯示農曆及自選四個世界各地時間,還會考慮日光節約時間
下載網址: http://www.microsoft.com/globaldev/outreach/dnloads/ICalClkSetup.mspx
2009/04/10 補充:
微軟好像拿掉這個程式了,請搜尋 “Microsoft Chinese Date Time” 去找網路上的下載點
和爸媽走了趟這個成立不久的園區,在羅東生活了幾十年都還沒來過…
裡面蠻幽靜的,樹木很多,步道規劃得還不錯,不會很大,大概半個小時就可以走完
完整的相簿在: http://www.wretch.cc/album/album.php?id=cdsheen&book=2
以下相關的簡介:
台灣有三大林場:太平山、阿里山及八仙山,其中以太平山林場產量最大,鼎盛時期,產量是八仙山林場的4倍、阿里山林場的5.5倍,根據日本人的調查,當時太平山海拔2000公尺以上的山區,珍貴良木的比例佔了80%,放眼林區,週遭都是數百年、高聳入天的巨木。
日本在民國3年發現太平山的豐富林業資源,民國4年就開始買工進駐砍伐,當時還沒有建鐵道,砍伐下來的木材,就順著蘭陽溪流下,一路流流流,流到下游的員山;不過,靠溪水運送,木材很容易損壞,日本人著眼太平山豐富的林業,於是決定花錢建鐵路。
羅東林業文化園區,就是當時木材運下山後的收集、貯存站。
民國67年太平山森林鐵道停駛之後,蒸氣老火車頭也跟著功成身退,靜靜佇立在園區中,過著白雲清風相伴的日子。
貯木池旁,還有一座檢車室,外觀還是原來的模樣,但目前此區尚未開放,未來可能做為文藝空間使用。
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仍在建設之中,但因園區大部分為開放空間,不收費用,也常有當地人來此散步。
蠻好笑的一首兒歌… 今天在電視新聞上看到的,事實上是10多年前創作的
台語兒歌: 大鼻孔
作詞作曲: 施福珍
歌詞內容:
澎恰恰、澎恰恰、澎恰恰的鼻孔大,澎恰恰、澎恰恰、澎恰恰的鼻孔大。
因為細漢的時候,用指頭挖鼻孔,挖到鼻孔黑弄弄,實在嚇死人。
澎恰恰,澎恰恰、澎恰恰的鼻孔大。
影片: http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lMfW3reSs2E